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范文精选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范文第1篇

随着商业社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财务报表也不断发展的。主要有:资产负债表(balancesheet),损益表(incomestatement),现金流量表(statementofcashflow)。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二、财务报表的定性分析。

1、侧面的整体评估。首先是公司的社会信誉度,企业信誉是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和进步的根本动力。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是建立在诚信的纽带之上,任意一个环节的诚信确实都会导致此纽带的断裂。企业对员工的充分信任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为企业出谋划策和服务;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可以促进企业招募到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并且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成长和稳定的信心。因此企业信誉度是企业自身和谐的根本体现,也是长期报表反映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其次是部门和人员的客观判断,如果管理层的正确决策记录保持良好,销售统计部门人员变动越小,会计人员无不良记录,则从侧面反映出报表的基础准确性。最后是对政策和市场及时把握,对企业重大事件重点关注,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跟踪调查。亿霖木业传销体系之所以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反映出了文字报表存在空洞和虚假,也反映出企业评估体系的漏洞和不足。

2、财务报表中的具体分析。

(一)利润表的定性分析

净利润的来去是否清晰是衡量利润表准确性的客观指标,综合衡量企业赢利能力是对利润表定性分析的重要标准。一看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是不是它的总利润;二看支撑主营利润的项目规模是否在行业中具有竞争力;三看利润的增长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利润增幅的判断有几个重要依据,首先看企业所处的行业总体赢利率高不高、竞争大不大,其次看企业是否因经营方式产生了较高的毛利,最后看是否出现了销售收入的增长或者企业内部成本的下降。

从利润表上,可以反映出以下四个问题:(1)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月度利润和年度利润。我们看利润的时候还要衡量它的未来发展趋势,不要用短期检验成绩的方式来衡量一个长跑运动员的成绩。(2)企业利润的构成可借以评估其经营风险。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利润,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最关键。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较大,其收益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营业外收入是偶然利得,不能依靠其来增加利润。如果企业的整体利润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由于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风险较大。(3)利润表可以衡量企业是否依法纳税,这与企业的发展周期有一定的关系。(4)考察企业获利能力的趋势,当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开始下滑、整个净利润开始往下降的时候,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注意。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根据依据利润表来及时判断企业获利的能力和未来的趋势。

(二)资产负债表的定性分析。

(1)分析企业坏帐和其他应收款的联系。有些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但款项收不回来,资产负债表上,许多陈年老账都放在里面,隐藏了注册资本的真实性,应该注意资本金是不是未到位。“股本”或“实收资本”是企业承担有限责任的根本保证,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还应进一步注意“资本公积”项目的数额,如果该项目数额过大,应进一步了解“资本公积”项目的构成。因为有的企业不具备法定资产评估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虚假评估来虚增企业的净资产,借此来调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蒙骗投资者或债权人,对此应引起投资者或债权人的高度重视

(2)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各项流动性比率,了解企业对各类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通过资产负债率,可以了解企业对长期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大,表明债权人的风险越大。而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了解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来说,这两个比率越大,短期债权人的利益就越有保障。虽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能反映资产的流动性或偿债能力,但这种反映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现金流量和债务比较可以更好的反映偿还债务的能力。应结合对企业流动资产流动质量的分析,对这两个比率进一步修正。

(3)对各类资产性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借此对企业财务质量做出基本性判断,可按照先明后暗,先易后难的顺序展开。分析企业待处理性项目,对企业相关项目的可信性做出判断。企业待处理性项目主要包括“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和“固定资产清理”三个项目。在会计报表日,这三个项目的数额通常为零。分析企业各类摊销性资产的摊销情况,对企业损益核算的可靠性做出推断。摊销性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对此应根据企业制定的会计政策,并结合对“现金流量表”附注部分所披露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项目的数额,分别与上述四个项目的年初与年末的平均余额相比较,对企业摊销性资产的摊销情况做出具体的判断,如果所计算出的各类摊销性资产的摊销率大低于会计政策所规定的摊销率,则说明企业存在虚增资产和利润之嫌。计算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判断流动资产的流转质量。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表明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应收账款的质量越好。而存货周转率越大,表明企业的生产周期越短、产品越适销对路。

(三)现金流量表的定性分析。

财务报表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局限性研究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1)会计政策的选择使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新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对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的进行选择,使不同企业同类的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所得税会计的确认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即使是两个企业实际经营完全相同,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的结论也可能有差异。

(2)会计估计的存在直接影响报表数据的质量。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的。比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的确定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主观估计因素。

(3)通货膨胀的影响使报表数据不真实。首先,通货膨胀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由于通货膨胀,对货币性资产而言,当物价上涨,其实际购买力下降,报表中列示的货币资产额与实际购买力不一致。从负债方面来看,货币性负债在物价上升时可为企业带来利润;而非货币性负债由于需要在将来以商品或劳务偿还,物价上涨时会使企业造成损失。其次,通货膨胀同样影响着利润表的可靠性。损益的确定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是现时的,而成本是历史的,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资产的低估导致成本偏低,因此会使收益虚增。

2.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1)财务指标分析的主观局限性。由于财务报表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准则等编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差错和失误,甚至恶意隐瞒。不同的分析者对同一张报表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对报表分析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2)财务指标分析的客观局限性。主要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局限性。①流动比率。首先,流动资产中有相当部分是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其次,流动资产中还有一些项目是不能变现的。所以,有时候,高流动比率并不一定表示企业对短期债务具有很高的清偿能力。②速动比率。由于速动资产扣除了变现能力较慢的存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的流动比率的不足。但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坏账准备是否足额计提都直接影响速动资产,进而影响速动比率。因此,当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的不良应收账款时,企业就必然无法准确判断其短期负债偿还能力,许多企业正是抓住了此弱点进行报表粉饰误导信息使用者。

3.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一是比率分析法自身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一种事后分析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二是比率分析法受财务报表局限性影响。由于报表中的数据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对报表内的数据资料能够计量,而对一些报表外的信息,如未做记录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为他人担保等都没有在报表中反映,所以也无法通过比率分析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事后财务分析很难满足相关使用者的需求。三是比率分析法缺乏一定的相关性和预见性。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

(2)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一是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3)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在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然而数据是否可比则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如计算方法相同、计价标准一致、时间长度相等;在进行同行业比较时,要使其具有可比性,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①同行业的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②企业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③经营方式相近或相同。这些条件自然限制了比较分析法的应用范围二、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措施

1.强化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可以极大地减少和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2.加强时期指标在整个财务分析中的份量

时点指标是指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它们只代表企业某一时点的情况,而不能代表整个时期的情况。并且这类指标容易人为粉饰。现代的财务分析,不再是单纯地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而是向着以收益表的分析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增加时期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份量,以避免某些人为的因素使财务分析的结果有假。

3.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定量分析的同时,需要做出定性的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2)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3)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财务指标数值具有相对性,同一指标数值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不同的问题,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如资产管理比率中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越高,一方面反映企业收账的效率高、质量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企业的信用政策过于严格所致,这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丧失部分机会成本。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时,单个指标不能说明问题,要根据某指标对其它他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参考文献:

财务报表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问题;改进

1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

1.1报表数据的时效性问题

财务分析所根据的都是反映在会计报表上的历史资料,分析历史性资料,评价以往的绩效,虽可供企业决策参考,但企业面临的毕竟是现实问题,不能对这些历史资料依赖过重。因为这些资料往往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和物价的变动,财务分析的依据均以原始成本为基础,在物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以原始成本为基础进行分析,如果不加调整,显然会受到物价因素的干扰而失去其应有的现实意义。

1.2报表数据的的真实性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求报表数据数据真实、可靠。但是,在企业形成其财务报表之前,信息提供者往往对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财务状况以及对信息的偏好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并尽力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期望。其结果极有可能使信息使用者所看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相距甚远,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

1.3报表数据的可比性问题

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都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使得报表上的数据在企业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比难以有意义。比如,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帐的处理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汇率、所得税会计中的核算方法等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即使是两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相同,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及销售成本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会有所不同,使得对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发生歪曲。

1.4报表数据的完整性问题

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核心资源。然而,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由于不能可靠计量,不能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没有在报表上予以反映,这无疑会低估企业的价值,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使得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不够全面。

2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无论是何种分析法均是对过去经济的反映。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比较标准也会发生变化。而我们在分析时,往往只注重数据的比较,而忽略经营环境的变化,这样得出的分析结论也是不全面的。

3财务比率体系的局限性

3.1财务比率体系不严密

每一个财务比率只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的某一方面,每一类比率都都过分强调本身所反映的方面,导致整个指标体系不严密。

3.2财务比率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

我们在判断某个具体财务比率是好还是坏,或根据一系列比率指标形成对企业的综合判断时,必须注意财务比率本身所反映情况的相对性。因此,在利用财务比率进行分析时,必须掌握好对财务比率的“信任度”。

3.3财务比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

比如,对流动比率,人们一般认为比率为2是比较合理的,但许多成功的企业的流动比率都低于2;而对速动比率则认为1是合适的,但不同的行业此比率有很大差别,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企业,几乎没有应收帐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很正常的。相反,一些应收帐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1。因此,在不同企业之间用财务比率进行评价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便于不同行业间对比。

3.4财务比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

比如,对存货周转率的计算,有的用销售收入/存货,有的用销售成本/存货;对流动负债的计算也是如此,分子流动负债的计算可用年末数,也可用平均数,而平均数的计算又有不同的方法,这些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不一样,不利于评价比较。4针对财务报表的局限性的办法

(1)进行报表分析时应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与国际惯例接轨,用“时价会计”进行调整;

(2)注意对审计报告的分析,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文件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应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目的财务状况和所审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发表意见。审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所以应加强对审计报告的分析,注意审计报告的措辞。

(3)加强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了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等所作的解释,在对会计报表进行趋势分析、结构分析以及比率分析时,应充分考虑会计报表附注中的相关信息,以弥补报表信息的不足。

5分析方法的改进

5.1注意对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和竞争优势的分析

行业环境对本行业的所有企业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一个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即使财务报表反映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利润率较低,但由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仍易于借到资金偿还债务;反之,若一个行业属于夕阳产业,即使各项财务指标良好,但由于市场缺乏持续增长的需求,该企业的前景也不容乐观。

5.2把经营环境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在采用趋势分析时,若以本企业的历史数据作为比较基础,由于历史数据反映的是过去的经营情况,并不代表数据的合理性,因为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指标相对历史有所改进,并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应达到的水平,甚至并不一定说明管理有了改进。同样,在进行实际与计划比较时,也要考虑经营环境的变化。

5.3各种分析方法结合使用

各种分析方法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同时也各有局限性,在运用时不能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做出投资判断,而应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6财务指标的改进

(1)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权益净利率。

对销售利润率的修正,理由有二: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经营已经是企业的存在状态。在实际中有些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已经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若仍按主营业务收入来计算销售净利率指标,则不能反映企业经营收入的全貌,也就不能正确反映企业获利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主营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划分不明显,在选择计入主营收入还是其他业务收入时,企业操纵性较强,所以新会计准则在编利润表时不再区分主营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使收入的确认更准确,基于此,修改后的公式为“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更能反映企业的获利水平。

对权益净利率的修正,原权益净利率的分母用年初与年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值,这是合理的.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的不同而使计算值不同。因此,修正后的公式为“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年初所有者权益与年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数-分配的利润)

(2)资产管理效率的指标主要有: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由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划分已不明显,若仍用主营业务收入来计算这些指标已显得不够全面,所以分子用“营业收入”比较好;另外,对应收帐款周转率指标的分母也要作适当修正。原比率分母用应收帐款的平均余额,但由于账面上的应收帐款是提取坏账准备后的余额,不同的企业,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对坏账准备的提取有不同的方法,容易人为操纵,也减少了可比性,因此,应收帐款周转率的分母用“应收帐款平均余额+提取的坏账准备”比较合适。

参考文献

财务报表范文第4篇

随着商业社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财务报表也不断发展的。主要有:资产负债表(balancesheet),损益表(incomestatement),现金流量表(statementofcashflow)。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二、财务报表的定性分析。

1、侧面的整体评估。首先是公司的社会信誉度,企业信誉是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和进步的根本动力。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是建立在诚信的纽带之上,任意一个环节的诚信确实都会导致此纽带的断裂。企业对员工的充分信任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为企业出谋划策和服务;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可以促进企业招募到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并且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成长和稳定的信心。因此企业信誉度是企业自身和谐的根本体现,也是长期报表反映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其次是部门和人员的客观判断,如果管理层的正确决策记录保持良好,销售统计部门人员变动越小,会计人员无不良记录,则从侧面反映出报表的基础准确性。最后是对政策和市场及时把握,对企业重大事件重点关注,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跟踪调查。亿霖木业传销体系之所以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反映出了文字报表存在空洞和虚假,也反映出企业评估体系的漏洞和不足。

2、财务报表中的具体分析。

(一)利润表的定性分析

净利润的来去是否清晰是衡量利润表准确性的客观指标,综合衡量企业赢利能力是对利润表定性分析的重要标准。一看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是不是它的总利润;二看支撑主营利润的项目规模是否在行业中具有竞争力;三看利润的增长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利润增幅的判断有几个重要依据,首先看企业所处的行业总体赢利率高不高、竞争大不大,其次看企业是否因经营方式产生了较高的毛利,最后看是否出现了销售收入的增长或者企业内部成本的下降。

从利润表上,可以反映出以下四个问题:(1)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月度利润和年度利润。我们看利润的时候还要衡量它的未来发展趋势,不要用短期检验成绩的方式来衡量一个长跑运动员的成绩。(2)企业利润的构成可借以评估其经营风险。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利润,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最关键。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较大,其收益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营业外收入是偶然利得,不能依靠其来增加利润。如果企业的整体利润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由于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风险较大。(3)利润表可以衡量企业是否依法纳税,这与企业的发展周期有一定的关系。(4)考察企业获利能力的趋势,当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开始下滑、整个净利润开始往下降的时候,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注意。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根据依据利润表来及时判断企业获利的能力和未来的趋势。

(二)资产负债表的定性分析。

(1)分析企业坏帐和其他应收款的联系。有些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但款项收不回来,资产负债表上,许多陈年老账都放在里面,隐藏了注册资本的真实性,应该注意资本金是不是未到位。“股本”或“实收资本”是企业承担有限责任的根本保证,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还应进一步注意“资本公积”项目的数额,如果该项目数额过大,应进一步了解“资本公积”项目的构成。因为有的企业不具备法定资产评估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虚假评估来虚增企业的净资产,借此来调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蒙骗投资者或债权人,对此应引起投资者或债权人的高度重视

(2)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各项流动性比率,了解企业对各类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通过资产负债率,可以了解企业对长期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大,表明债权人的风险越大。而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了解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来说,这两个比率越大,短期债权人的利益就越有保障。虽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能反映资产的流动性或偿债能力,但这种反映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现金流量和债务比较可以更好的反映偿还债务的能力。应结合对企业流动资产流动质量的分析,对这两个比率进一步修正。

(3)对各类资产性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借此对企业财务质量做出基本性判断,可按照先明后暗,先易后难的顺序展开。分析企业待处理性项目,对企业相关项目的可信性做出判断。企业待处理性项目主要包括“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和“固定资产清理”三个项目。在会计报表日,这三个项目的数额通常为零。分析企业各类摊销性资产的摊销情况,对企业损益核算的可靠性做出推断。摊销性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对此应根据企业制定的会计政策,并结合对“现金流量表”附注部分所披露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项目的数额,分别与上述四个项目的年初与年末的平均余额相比较,对企业摊销性资产的摊销情况做出具体的判断,如果所计算出的各类摊销性资产的摊销率大低于会计政策所规定的摊销率,则说明企业存在虚增资产和利润之嫌。计算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判断流动资产的流转质量。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表明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应收账款的质量越好。而存货周转率越大,表明企业的生产周期越短、产品越适销对路。

(三)现金流量表的定性分析。

财务报表范文第5篇

l、关联方交易舞弊。所谓关联方交易舞弊,是指管理当局利用关联方交易掩饰亏损,虚构利润,并且未在报表及附注中按规定做恰当、充分的披露,由此生成的信息将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极大误导的一种舞弊方法。通常,上市公司会采用以下几种关联交易来虚构利润。

(l)关联购销舞弊。所谓关联购销舞弊,是指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之间的购销活动进行的舞弊。根据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当上市公司和子公司、兄弟公司之间发生购销往来时,需在合并报表中予以抵消;当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之间发生购销往来时,由于上市公司提供的是单个报表,而非合并报表,因此无法抵消,但需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内容。

(2)费用分担舞弊。所谓费用分担舞弊,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操纵与关联方之间应各自分摊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实现调节利润的目的。在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之间常常存在着关于费用支付和分摊的协议,这就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一种手段。当上市公司利润不佳时,集团公司会通过种种手段,如调低上市公司费用交纳标准,代替承担上市公司各项费用等,“帮助”上市公司提高利润。

2、并购舞弊。所谓并购舞弊,是指通过操纵并购日期、交易内容的选用,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因为只有购买日以后被购并公司实现的利润才能纳入收购公司本期利润中。而整个并购过程中有很多关键时点,如双方签订协议日、政府批准日、公司股东变更注册日和实际接管日。尽管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中对购买日的确定做出了规定,但在实务中,如何确定购买日仍然具有弹性。这就使许多上市公司有机会在临近资产负债表日时,利用突击购并虚增利润。

3、地方政府援助舞弊。所谓地方政府援助舞弊,是指上市公司凭借地方政府的援助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地方政府援助的主要形式有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种。

(l)税收优惠。按照税法规定,特区企业、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和内地企业所得税税率各不相同,所得税的减免权除税法统一规定外,地方无权减免。但为了扶持上市公司,许多地方政府相互比照,越权给上市公司税收返还政策,使得很多上市公司实际所得税率甚至比15%还要低。

(2)财政补贴。地方政府还常采用财政补贴的形式帮助上市公司实现一定的盈利目标,这些补贴往往数额巨大,且缺乏正当理由。

4、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管理当局还常常通过选用不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方法操纵利润。从实践中看,上市公司经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l)选用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汇兑损益及相关的金融机构手续费,在筹建期发生的与长期资产购置无关的借款费用,计入开办费;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而支付的借款费用,在这些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前,可以予以资本化,计入这些长期资产的成本,在这些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后,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上市公司通过滥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在建工程完工了而不进行竣工决算,那么利息就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从而使当期费用减少(财务费用减少);另一方面又可以少提折旧,这样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虚增利润。

(2)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对长期投资的核算做了详细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满足一定条件时,如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反之,则采用成本世纪法。但是很多公司却在这两种方法上做起了文章:当被投资公司盈利时,不该用权益法的投资也用权益法核算;当被投资公司亏损时,该用权益法的又改成成本法核算。

(3)选用不当的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也是上市公司最常使用的一种操纵利润的办法。延长折旧年限、由加速法改为直线法等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屡见不鲜。

(4)选用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或费用也是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的舞弊方法。

5、掩饰交易或事实舞弊。掩饰交易或事实舞弊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利用会计报表项目掩饰交易或事实真相,或者在报表附注中未能完全披露交易真相的一种欺诈方法。例如: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日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主要造假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使该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上半年期间虚构了7.72亿元巨额利润,用它丰富的想象力编织着一个上市公司的神话。

二、审计策略

目前上市公司造假成风的现状决定了在当前一段时期内,对舞弊的审计,尤其是对管理舞弊的审计应成为注册会计师工作的重点。虽然上述这些独特的报表舞弊手段无疑增加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难度,但是只要方法得当,还是有可能发现这些舞弊的。

l、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能够使审计人员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发现舞弊。所谓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不仅包括了解客户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竞争优势和劣势,还包括了解整个国家的、区域的、行业的竞争对手的情况。管理当局舞弊必然有其动机。例如:整个行业状况不容乐观;过多的产量或高额负债;实现利润的压力巨大或外部竞争强大;营运资本的缺乏或扩张太快导致负面效应;关联方交易大量增加而繁杂。舞弊性财务报告总是显示出比当前行业状况更好,或比公司自身历史水平更好的业绩或相关比率,且大部分这种报告显示的业绩恰好刚刚达到管理当局几个月前宣布的目标,或刚好符合某项货款或配股的要求。高层管理者往往会通过披露欺诈性财务报表达到目的。因此,只有对客户整体情况有深入了解之后,审计人员才有可能抓住管理当局的心思,发现其潜在的舞弊动机。

2、分析性复核。当审计进入以风险为基础的审计阶段,分析性复核成了最主要的审计方法和程序。从整体看,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往往更注重于加总合计,摘抄明细,太过于“埋头苦干”,从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套完善的分析性复核体系不仅包括对企业财务数据的会计分析、财务分析,还包括更高层次的行业分析和前景分析。如果注册会计师能恰当地运用这一程序,就可以把握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认定的总体合理性,从而事半功倍地发现舞弊。例如:对所得税占利润总额的比例的分析,也可以揭示出许多潜在的问题。在应付税款法下,企业所得税费用是根据税法计算而得,由于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在收入与成本的计算口径和确认时间上存在差异,根据利润表中附“利润总额”写“所得税”计算的账面税率通常不等于法定税率,如果账面税率显著小于法定税率,则说明企业的会计利润质量可能存在问题。银广夏1999年利润总额1.76亿元,所得税仅508万元,账面税率为4%;2000年实现利润4.23亿元,所得税719万元,账面税率不到1.7%;以公司交纳的所得税为基数,即使按照15%优惠税率,推算出银广夏1999年应税利润3.387万元、2000年应税利润4.793万元,应税利润账面利润两年累计相差51720万元。

3、现场调研及利用专业机构的帮助。目前,我国审计人员在外勤工作中,很少进行现场调研,往往是到了客户处就直奔账簿、凭证而去,先将总账、明细账加总核对,然后就忙于抽查凭证和复印资料。但是数字只能是数字,凭证也可以伪造,它们不能告诉注册会计师全部的故事。相反,如果注册会计师能够到各个车间、营业部、管理部门去转一转,那么他会从员工的工作士气、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部门的设置与运作等方面得到对企业经营情况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这些都有助于审计人员发现潜在的舞弊。

另外,审计人员还应该学会利用专业机构的帮助。发达的互联网、各种各样的专业机构和中介机构都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得到凭自身力量难以得到的信息。